商品名稱:實驗室用防護服
一、防護服的種類、分級
防護服從防護性能最高的正壓氣密防滲透防護服到普通的隔離顆粒物防護服,各類防護服的性能有較大的差別,適用范圍也不同。式樣上,防護服分連體式、分體式、裙式等結構。材質和性能不同,分為一次性使用和反復多次使用。防護服依據防護級別一般分為四級,分別為:
◆ A級:帶有面罩的全封閉氣密性防護衣。可對周圍環境中的氣體與液體提供最完善保護,是一套完全封閉的、防化學品的服裝,手套及靴子,以及一套隔絕式呼吸防護裝置。主要用于最高等級的呼吸和皮膚危害同時存在時,以及在未知危險環境中。因成本較高,不推薦在本次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
◆ B級:全封閉非氣密性防護衣。在有毒氣體對皮膚危害不嚴重時,僅用于呼吸防護。與A級不同,它包括一套不封閉的、防濺灑的、抗化學品的服裝,它可以對液體提供如A級一樣的保護,但不是密封的。主要側重于液態有毒物質防護,而非氣態有毒物質。因成本較高,不推薦在本次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應急狀態下,可以使用。
◆ C級:連體式化學防護衣。它包括一種防濺灑的服裝、配有面部完全被覆蓋過濾式防護裝置。醫用防護服是醫務人員及進入特定醫藥衛生區域的人群所使用的防護性服裝,屬于這一級別,面部防護裝置為N95醫用防護口罩。醫用防護服為醫務人員在工作時接觸具有潛在感染性的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空氣中的顆粒物等提供阻隔和防護作用。
◆ D級:一般工裝。僅限于衣褲相連的工作服或其他工作服、靴子及手套。醫用白大衣(白大褂)即屬于此類。
二、醫用防護服的使用人群
在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的情況下:
管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一線醫務人員、對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的疾控人員、直接參與轉移確診病例的有關人員:應穿醫用防護服(C級),佩戴N95醫用防護口罩;
各類醫院的二線管理人員,各社區、村委會排查工作人員,與居家隔離者或密切接觸者在同一空間的人員:穿白大衣等普通防護服(D級),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即可。
除以上專業人員外,普通人群無需使用防護服!
三、醫用防護服和隔離服的區別
醫用防護服是防止醫護人員被感染,屬于單向隔離,主要針對的醫護人員。隔離服是用于醫務人員在接觸避免受到血液、體液和其他感染性物質污染,或用于保護患者避免感染的防護用品。既防止醫護人員被感染或污染又防止病人被感染,屬于雙向隔離。
醫用防護服相對隔離服更耐用,防護等級更高,防護性能更好。但成本相對高,所以針對不同工作崗位,選擇的防護服也就有所差別。接觸經空氣傳播和飛沫傳播的傳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噴濺時,需穿醫用防護服。
四、重復使用型醫用防護服材料
1. 重復使用型醫用防護服材料
重復使用型包括:以天然纖維(棉、麻)和合成纖維(滌綸、錦綸)以及兩者混紡的傳統機織布:由超細長絲織成的高密結構織物;由微孔薄膜和普通織物層壓而成的層壓織物.
1.1 傳統機織物
以天然纖維(棉、麻)和合成纖維(滌綸、錦綸)以及兩者混紡的多次重復使用的機織布。傳統棉質手術衣由于良好的舒適性,仍得到廣泛使用,但棉織物容易吸附空氣中的污染物及微生物,且它良好的吸濕性變成微生物生存的有利條件。另外棉織物不能阻止血液及其它液體的滲透。
1.2 高密織物
利用高支棉紗或其他超細合成纖維長絲織成高密織物,使紗線間隙變得非常小。織物由于纖維的毛細作用而具有透濕性,再經過碳氟化合物、有機硅等防水劑整理后具有一定的防液體滲透性能,但織物表面仍留有間隙。盡管這類織物具有優良的透濕性、懸垂性和較好的手感,但其耐水壓性差。
1.3 涂層織物
織物經過直接或轉移法涂層加工,使織物表面為涂層劑所封閉,因而具有防滲透性。涂層劑包括:聚氨酷,聚氯乙稀,聚丙烯酸酷,有機硅橡膠等。織物透濕性是通過涂層上經特殊方法形成的微孔結構或親水基團的作用來獲得,涂層織物可分親水型涂層織物和微孔型涂層織物。親水型涂層織物通過涂層劑高分子熱運動形成的自由體積及高分子之間的空間構成了允許水蒸氣通過的孔來達到透濕汽功能。由于親水基團的存在,汗液水蒸氣分子通過吸附—擴散—解吸的作用透過涂層。微孔型涂層織物是通過在涂層劑中形成2一3林m的永久性微孔與通道系統,使水蒸氣通過。總的來說,涂層織物加工簡單,耐水壓高,防滲透性強,但透濕氣性差。
1.4 層壓織物
層壓織物一般是將普通織物與一層特殊薄膜通過層壓工藝復合在一起制得。比如PTFE(聚四氟乙烯)超級防水透濕復合面料由于該織物主體PTFE膜的微孔孔徑大大小于水滴直徑,可以防止血液及其它體液滲透;另一方面,薄膜的孔隙率高,孔徑大于水蒸汽分子直徑,水蒸汽分子可自由通過,透濕汽性能較好。
2. 用即棄型醫用防護服材料
用即棄型一般都是非織造布材料。用于制作醫用防護服的非織造布種類主要有水刺法非織造布、紡粘法非織造市、閃蒸法非織造布、SMS復合材料等。
2.1 紡粘法
紡粘法也稱紡絲成網法,紡絲成網的原理和纖網性狀與蠶吐絲網非常相似,只不過它采用樹脂為原料,利用化纖紡絲的方法形成長絲,再借助氣流或機械的方法分絲成網的,而且絕大多數情況下需要通過固結工序達到成布目的。這種工藝生產的非織造布在手感和性能方面很接近于傳統的紡織品,國內技術比較成熟的為丙綸紡粘布.
2.2 閃蒸法
閃蒸法也有人稱其為瞬時溶劑揮發紡絲成網法,以聚乙烯烴為主要原料。不同于紡粘法用氣流分絲或氣流與機械結合分絲,閃蒸法采用靜電分絲,即利用靜電發生器或靜電鹽添加劑形成靜電場,使絲條在拉伸過程中相互摩擦形成靜電分絲,彼此相互排斥保持單纖維狀態,然后靠靜電裝置使纖維凝聚成網,纖網再經熱軋便形成了閃蒸法非織造布。Dupont公司開發的“Tyvek”系列非織造布就是用閃蒸法制造的。
2.3 水刺法
水刺法非織造布生產工藝是一種新型非織造布加工技術,70年代中期由美國D即ont和Chicopee公司開發成功。
水刺法工藝也稱射流噴網工藝,是通過高壓水柱高速水流對纖網噴射,在水力作用下使纖網中纖維運動而重新排列和相互纏結,以達到固結成布的目的。水刺法非織造布具有強度高、吸濕透氣性好、不易起毛、手感柔軟、懸垂性好及無化學粘合劑等優點。主要原料為滌綸、錦綸、丙綸、粘膠、脫脂棉纖維或漿粕以及其它功能性纖維等.
2.4 sMs復合非織造布
復合非織造布就是將兩種以上性能各異的非織造纖網〔或非織造布與其他紡織品及塑料等)通過化學、熱或機械等方式復合在一起,或者是結合不同的成網工藝制造的非織造布。由這些方法加工出來的以非織造布為主體的復合產品集多種材料優良性能與一體,通過各種被復合材料性能的互補,使產品的綜合性能得以充分的加強。
化繁就簡 集成方案
售后無憂 服務周到
品類齊全 質量優先
專業選型 技術支持
周一至周日8:00-18:00
Copyright ? 2005-2019 炳洋科技 版權所有 保留一切權利 備案號:京ICP備05019512號-1